成才成功,追求卓越,从这里起航
——致2012级全体同学的一封信
2012级全体新同学:
欢迎大家加入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大家庭!
亲爱的同学们,当你们告别家人,来到“翠绿云山,珠江之畔”的美丽交院时,你们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。正如《大学》云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大学是求知的殿堂,是实现人生理想的舞台,也是你们从青涩到成熟的升华期,是你们走向社会的辅导期。大学虽是求学生涯的延续,却又不同于以往的求学生活。
首先,大学的管理方式是宽松自由的。大学日常的教育和管理工作由班主任和辅导员组织实施,他们会与大家谈心,了解生活、学习、工作和思想等各个方面情况,指导帮助你们。但他们不会像中学老师那样时刻看着大家,也不会天天跟大家在一起。你们作为成年人,学院会给你们宽松的环境和高度的自由空间。这也考验着大家的自我管理能力。
其次,大学的评价标准是综合多元的。学习是大学的第一要务,但不是唯一任务。不同于之前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来衡量。在大学首先是学习做人,其次是学会学习的方法及思维方式,再次才是具体的技能和知识。大学生必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,注意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,这样才能适应社会需要,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。
再次,大学的学习形式是以老师引导、学生自学为主的。学生自由涉猎、个性发展是大学最基本的学习形式。当你拿到课程表的时候,你会发现,每天都有一段甚至半天没课的时间,这些时间你可以自习或参加有益的活动。课堂上,老师可能讲得很快,书本上几页甚至几十页的内容一节课就带过了。而有些地方,老师可能不讲,让你们自己去领会。一门课程通过后即获得一定学分,学分修满即可毕业。不像以往学的某一门课程,到毕业的时候还要考试。
告别了以往不同的学习生活,踏上期待已久的大学征程,希望同学们尽快转变思维,转换观念,调整思想,适应新环境,开始新生活。
同学们,或许你们还在纠结自己的高职生身份,为大专学历耿耿于怀。我想说,大家不必为此妄自菲薄。虽然社会对人才的定义莫衷一是,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,“方法优于知识,能力超越学历”的观念越来越得到认可。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,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系于一端,那就是人才的能力。这些能力包括技术实操能力、组织规划能力、交流沟通能力、创新创造能力等,在学校同学们这些能力都将得到系统培养和提升。
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,高职教育作为传统大学外的新型高等教育类型,在世纪之交开始迅猛发展,规模迅速壮大,现在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,并成为了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,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支撑点。高等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,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定位,使其在社会转型、产业升级过程中有着独特的、不可替代的位置。高职院校与普通大学是类型之分而非层次之别。我国职业教育正在构建高职教育向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立交桥,相信在不远的将来,还会发展出高职研究生教育。高职生比本科生更注重实践动手能力的锻炼,凭借对企业一线技术岗位要求的快速适应性,更受企业和用人单位的青睐。你们有不少学长,由于专业基础扎实,毕业后迅速独当一面,取得了理想的工作业绩。
此外,有志于提升学历同学的渠道也是通畅、多样的。你们可以以插班的形式考取普通本科,也可以参加自考本科,还有函授本科、境外交流游学等。相信通过自身的努力,你们终会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。
同学们,也许你们还在思索大学学什么?我想说大学:
第一是学会学习。学习能力是21世纪高素质人才的一项基本能力。美国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·托夫勒指出: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,而是没有继续学习能力的人。学会学习已被喻为“通向知识经济时代的个人护照”。当前你们的首要任务就是从“要我学”转变为“我要学”,主动学习,充当学习的主体。学会学习,不仅要重视系统化知识的学习,而且要掌握认知的手段、学习的方法;不仅要通过考试,而且应该有意识地培养提出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能力。此外,你们还要学会在实践中提高学习效果。“听到的、看到的会忘掉,做过的才真正明白。”高职的教学方式以“教、学、做”一体为主,“教”与“学”均以“做”为基础,同学们必须重视实践,主动参与实践教学活动,在动手过程中,获取展示自己的机会和舞台,实现知行合一,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的真实意义。
第二是学会做事。学会做事,首先要树立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的观念。俗话说,“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”,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”,“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”你们要从搞好宿舍内务开始,从听好每一节课开始,从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开始,把一件一件小事做好,就成了大事了。同时,你们还要注重培养与人合作的团队意识。马克思说:“人首先是社会的”。百度公司最高级别的奖项,奖励对象不是个人,而是10个人以下的小团队,那些在重大项目工作中不断创新和突破,把事情做到极致,产生远超预期贡献的团队。这项由公司创始人李彦宏提议设立的奖项,是他对团队作用认可的深刻认识。单打独斗的英雄时代一去不返,同学们要想取得进步,必须正确地处理合作与竞争,个人和团队的关系,始终把班集体、社团等集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。同时还要学会合理分配资源,控制资源,懂得激励和协调群体活动过程。当你们遇到困难的时候,要学会多方沟通,共同寻找解决办法,把自己锻造成能合作共事,善沟通、能组织的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。
第三是学会做人。做人固然没有固定的法则与标准,但它存在着一定的通则与规律。你们要“野蛮其体魄,文明其精神”,健全人格,做关爱生命,身体健康、心态阳光的人;你们要“入则孝,出则悌”,“居处恭,执事敬,与人忠”,存善念,行善事,做尊敬师长、忠于职守、饱富良知的人;你们要海纳百川,有容乃大,学会去理解和接纳与自己相异的观点和生活习惯,做包容谦让、团结同学的人;你们要“厚于德,诚于信,敏于行”,“言必信,行必果”,实事求是,做诚实守信、德才兼备的人。总之,你们要做符合社会需要,人民喜爱的“有理想、有道德、有文化、有纪律”之人。
同学们,也许你们还在探讨大学怎么读?我想说:
读大学,第一是读兴趣。孔子云:“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”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”。或许有些同学说,这个专业不是我喜欢的。那么,请相信,兴趣是可以培养的。当你以不喜欢专业为由,不认真对待学习时,应该问问自己是否在逃避?这里说的兴趣,还包括专业以外的生活、娱乐、运动等方面的兴趣。大学生是最有活力的群体,但也可能是最无聊、最寂寞的群体。有多少大学生将“郁闷”挂在嘴边?有多少大学生说自己过的不是日子而是寂寞?又有多少大学生将时光挥霍于网络虚拟空间?因此,大家必须培养积极健康的爱好,如果毕业后,还说不出一两个兴趣爱好,那将是很可悲的。
读大学,第二是读老师。“师者,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。”也许纠缠许久的问题,苦苦坚持的错误观点,老师的三言两语就能引导你走出误区。于是有人说,在大学就应该像榨汁一样,努力从老师身上榨取知识,获取方法。除了读懂上课老师,你们还应该多参加嘉宾讲座,聆听名师点拨,感受名家风范,感受他们做人做事做学问的方法,获取成功的经验。同时,学习之余,到周边的高校去偷师学艺,也能起到他山之石的功效。
读大学,第三是读同学。学习是需要朋友的,否则就会像孔子说的“独学而无友,则孤陋而寡闻。”同学就是最自然的好友,同窗友谊也是最纯真的。大学同学不仅能在学习上共同进步,而且也是以后生活上的好朋友,事业上的好伙伴。恰如一首歌所唱的“千里难寻是朋友,朋友多了路好走。”俞敏洪创建新东方时,举步维艰。这时他一帮大学同学放弃名公司、高职位、高福利回国帮助他创业。“他们说:‘俞敏洪,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。’”从现在开始,请关心和友好对待身边的每一位同学。
读大学,第四是读图书馆。大学里最可宝贵的资源便是图书馆。李开复说,大学赚回学费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图书馆读书。在图书馆丰富的藏书里或许有一本会改变你的择业方向,甚至改变你的人生轨迹。大文学家欧阳修曾言:“立身以立学为先,立学以读书为本”。大学期间,没有好好在图书馆读几天书,严格来说称不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生。读书不一定局限于本专业,还可以学习多方面知识,培养自己的综合素养。
同学们,大学里要读的东西还有很多。你们可以参加社团、学生会、班委会等组织增强综合素质;参加技能竞赛提升专业能力;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修养;参加社会兼职等实践活动增强与社会的联系。希望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,选择展示自我的天地,抓住每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,学会学习、学会做事、学会做人。
同学们,不论你来自何方,来到交院我们就是一家,学院将为你们的成长、成人、成才创造条件,提供保障。“盛年不重来,一日难再晨”,希望你们把握住这匆匆而过的大好年华,用功读书,“不饱食以终日,不弃功于寸阴”。好读书,读好书,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,完善知识结构,在知识的海洋里得到滋养。让我们从现在开始,扬帆启航,成长成才,走向成功,走向卓越!
祝同学们身体健康,学习进步!
院长: 张俊平
二〇一二年十月
|